“乱石铺街”到底啥感觉?跟着〈久留帖〉一步步看懂苏轼的布局心法
你可能在博物馆的玻璃柜里,或者在网上看过很多书法名作的图片,感觉都差不多?觉得好坏看不出来?别急,今天我就带你用内行的眼光,像拆解一个精密的机械表一样,看看苏轼的这件手迹,到底妙在何处。保证你看完这篇,以后再看到类似的信札,你也能说出个一二三,而不是只能感叹“
你可能在博物馆的玻璃柜里,或者在网上看过很多书法名作的图片,感觉都差不多?觉得好坏看不出来?别急,今天我就带你用内行的眼光,像拆解一个精密的机械表一样,看看苏轼的这件手迹,到底妙在何处。保证你看完这篇,以后再看到类似的信札,你也能说出个一二三,而不是只能感叹“
这组凌禹门(凌玉书)致单培根先生的信札,跨越1980至1990年代,展现了两位文化友人之间长达十余年的深厚情谊与精神交流。其价值远超普通书信,堪称一部融个人交往、时代风貌与文化追求于一体的微型文献。以下从几个方面进行点评:
沉睡的古籍在当代苏醒,在传承中滋养城市文脉。10月23日至26日,“万阅典藏”潘家园第七届全国秋季古旧书博览会(简称“书博会”)在潘家园旧货市场举行。记者上午从开幕现场获悉,一批线装古籍、民国旧书、名人墨迹、绝版书刊等珍稀藏品在此集中亮相。
最近《沉默的荣耀》热播,引发两岸强烈反响,被誉为台湾统一前“大军欲动,先祭亡灵”的一部谍战正剧。剧中一号人物也是历史原型吴石将军,是潜伏在台湾国民党内最高级别将领,令人惊讶的是,这位为祖国统一洒热血的一线英雄,自始至终都不是中共党员。
彼时北京香山的枫叶正烧得热烈,会场里三十七位青年学者中,唯有你与我同时注意到会议手册扉页印着的里尔克诗句:"我认出风暴而激动如大海"。
2023年12月12日,中贸圣佳国际拍卖有限公司2023年秋季拍卖会“万卷—名人信札·古籍善本”专场,一封1984年初王小波致时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、中国佛学院院长赵朴初的信札备受关注。信札一经亮相,未拍先火。开拍前一日,“王小波曾致信中国佛协会会长想出家”的微
今年四月二日,沧州诸友为家父召开追思会后,张之和我商议,要为家父出一本信札集。我在家中陆续清理出老人留下的信札手稿40余件。这些信札多是他60岁以后与文友们交流的信件,多是毛笔行草书写,很多还涉及古文古字,这就给一般人阅读造成了一些障碍,我即与张之商议全部打出
抗日战争时期,他于乱世硝烟中冒死守护古籍;敌人抛来“橄榄枝”,他以“桥归桥,路归路”的决绝拒任伪职;飞弹来袭时,他坐守书斋“誓与藏书共存亡”;解放后,又无偿捐赠近10万册古籍和7700余件珍贵文物给国家,以惠及天下学人……
为改变国民性,鲁迅毅然弃医从文,以笔为武器,留下发人深省的名篇,然而其所用不过一支“金不换”。本文试图从其文稿、信札和日记等资料探讨他的书法和性情。“朴质而不拘挛,洒脱而有法度”,一个精神界之战士的形象透过他的毛笔字显得愈发立体丰满。